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吳彰哲領先全球找到化療造成癌症引發惡病質的分子路徑,同時發現只要透過全營養介入就可以抑制惡病質產生,提高患者存活率。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Oncotarget,也受到國際腫瘤相關領域的討論與重視。
海洋大學吳彰哲教授表示,30多年來,癌症一直是臺灣十大死因之首,其中約有22%的癌症病人死於惡病質而非腫瘤本身。癌細胞會利用患者本身免疫系統的改變,激發特定的細胞激素及發炎激素而影響營養代謝系統,導致食慾欠佳、身體肌肉萎縮、血糖控制不良、脂肪分解增加等,造成體重減輕、體力不足、心情沮喪,最後產生所謂的「癌症惡病質」。
吳彰哲教授說,癌細胞積極利用病人有限的能量,來供應它生長與擴張。此外,癌症的化學、放射線與外科手術治療,也可能引發腸胃道系統的併發症與增加感染的機會,而導致惡病質的發生。「癌症惡病質」會讓患者免疫力、體力及耐力都急遽下降,常常因而無法順利完成療程,導致體力差及生活品質降低等問題。
吳彰哲教授進一步說明,腫瘤與化療藥物都會造成惡病質症狀發生,但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兩者產生的路徑並不相同,腫瘤造成肌肉萎縮主要是經由TNF-α所誘導的蛋白質水解路徑,而化療藥物造成肌肉萎縮則是經由Myostatin所誘導的蛋白質水解路徑,而合併化療藥物雖然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細胞生長,但會伴隨著更嚴重的肌肉及脂肪的流失。
吳彰哲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與美商頤登臺灣分公司產學合作,取得專利營養配方進行動物實驗,以癌症小鼠動物模式探討「癌症惡病質」的成因,並且進一步以營養醫學配方的介入研究惡病質改善的機轉。研究結果顯示,添加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TG-Form魚油」以及美國專利「硒酵母」等的營養醫學配方,具有良好合力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產生惡病質的路徑,減緩由化療所導致的肌肉蛋白質水解現象,同時刺激蛋白質合成,增強抗腫瘤免疫力,使得腫瘤縮小,並且讓血管新生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這項含有「TG-Form魚油」及「硒酵母」等的營養醫學配方之營養補充品,可以有效改善惡病質及增強免疫力之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這個營養醫學配方更通過「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嚴格審查核准的「腫瘤專用特殊營養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