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1月4-5日在行政大樓二樓第二演講廳舉辦「永續水產養殖國際研討會」,希望建立一個東南亞區域東協國家為主的水產養殖合作網路與平台,加強產、官、學、研之連繫、協助與共同發展。
本次研討會共發表30多篇論文及報告,包括以永續水產養殖為主軸之蝦病方面與吳郭魚養殖先進的技術,以及來自臺灣、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泊爾、厄瓜多爾及帛硫等國家的報告。
海洋大學表示,水產養殖已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肯定為過去40年成長最快的食物生產產業,而且是能滿足將來因為水產品消費持續增加而捕撈漁業產量供應不足的唯一方法。然而水產養殖產量的年成長率已從過去20年平均的約8%降到過去五年的約4%,如何持續水產養殖產量的成長,已成為穩定及足夠的供應世界食物的重要議題。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與國際事務處向科技部提出東南亞區域國際共同研究暨培練型活動計畫-永續水產養殖的合作平台,希望藉由國內學研界之聯繫與整合,舉辦以「永續水產養殖」為主軸的系列活動,在海大水產養殖學系建立一個以東南亞區域東協國家為主的水產養殖合作網路與平台,以加強區域內多邊及雙邊科技合作,為該區域間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營造有利的環境。
除了研討會之外,另安排為期5天的「永續水產養殖工作坊」,進行專業課程講授及中南部相關產業參訪,課程內容包括世界水產養殖永續發展、整體優良養殖操作、健康管理、飼料與飼餵管理、水產養殖環境管理、生態及有機養殖、追蹤及驗證系統、生物技術在生態養殖之應用、以及全球環境變遷下的水產養殖策略等,希望藉由這個工作坊及參與者所建立的平台,讓永續水產養殖的對話持續下去,同時由東協成員擴散的全世界。